腿抽筋,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,几乎人人都经历过。所以很少人把它当回事,认为补充钙剂就可以了,可为什么有的人吃了那么多钙片依然抽筋,去医院后还被医生建议系统治疗?
今天,就和您聊聊抽筋的原因,哪些常见?哪些易忽视?以及出现抽筋时的解决方法。
导致抽筋的常见原因
1、缺钙
钙是调节肌肉收缩非常重要的一种离子,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低时,可造成肌肉收缩从而导致抽筋。通常,低血钙性抽筋常见于缺钙的儿童、维生素D3缺乏者、绝经期女性、孕妇及老年人。此类人群出现抽筋应适当补充钙量,维持在2.25~2.75毫摩尔/升之间。
2、运动
运动过量
大量运动极易流汗,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,而长时间运动,会使肌肉处于“疲劳”状态,不仅会大量消耗肌肉内的糖原,更会产生大量肌酸、乳酸等代谢产物,导致抽筋。
热身不够
运动前充足热身十分必要,可让全身肌肉及关节迅速转为“战斗”状态,保证在运动时充分调节肌肉“从静到动”,降低软组织粘滞性,提高关节灵活性,预防肌肉拉伤。
环境影响
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,都要注意不能太冷,机体在寒冷环境中,会自动让全身发生收缩,很容易发生肌肉痉挛。
3、局部受压
长时间机体维持某种姿势,易导致局部静脉受压、血液循环受阻,代谢能力变差,肌肉中的代谢物堆积,发生肌肉痉挛。
导致抽筋的易忽视原因
1、心脑血管疾病
经常抽筋的老年人,除去适当补钙外,一定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,尤其是较为肥胖或已确诊为三高的人群。需防止动脉粥样硬化,以免局部血供不足、血液循环障碍,肢体末端出现抽筋、疼痛等。
2、药物影响
利尿剂、哮喘用药,如可乐定、长效肾上腺素能β受体等,可对运动神经元和感受器产生“刺激”作用,增加夜间抽筋的风险。
3、腰椎疾病
腰椎间盘突出症,可导致腰部神经受压,放射至腿部,出现腿麻、腿抽筋。据临床调研,在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,腿抽筋发生率可高达70%。
发生抽筋后需尽快采取措施,把握“反方向”原则,对肌肉进行牵拉,即可快速阻止进一步的肌肉损伤。
1、第一步:
坐在地上,一只手扶在抽筋腿的小腿肌肉处,另一只手扳脚掌朝身体方向慢慢牵引。
2、第二步:
轻轻按摩抽筋部位。如果肌肉酸痛明显,可用毛巾浸湿,在痉挛的肌肉上热敷。
3、第三步:
若属于经常性抽筋,需在抽筋缓解后,送至医院,进行相关检查。
避免抽筋有方法
儿童、绝经期女性、孕妇及老年人要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,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、芝麻酱、海鲜、谷类、豆制品等。
加强体育锻炼,做好热身活动,夏季运动时注重水分补充,冬季运动时注意温度变化,注意保暖,不在饥饿、疲劳状态下运动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避免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和内脏,同时戒烟戒酒,对于已经确诊为三高的患者,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。
完
本文审稿医生: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张有磊
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
医保编号:02155008 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编码:1100001006918
Telephone:13810706073
Address:A19 Fushi Road, Haidian District, Beijing
Scan and follow us
Call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