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体感觉是指肌、腱、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(运动或静止)时产生的感觉(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)。因位置较深,又称深部感觉。此外,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,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(如辨别物体的纹理粗细等),主要涉及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。简言之,就是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的同时能对自身的位置、姿势、运动以及负重的感知能力。
那么,影响本体感觉的原因都有哪些呢?
【异常姿势】:在受伤后人体会为了避免疼痛,而让受伤的部位相对处于一个比较不受力且舒服的位置。久而久之,会改变受伤部位在静态下的姿势,从而造成肌肉失衡等;
【运动功能减退】:一切运动技能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形成。比如脚踝扭伤的人在运动中都会表现出迟钝、不稳,影响足踝的功能。此时大脑接收的运动反馈出现异常,在较复杂的运动下,身体很可能在应对强度较大的动作或意外时,不能精准判断而再次受伤。
本体感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,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自身的本体感觉呢?
刺激感受器
在训练本体感觉之前,首先要恢复或加强皮肤的感觉,我们可以通过“筋膜球”、“泡沫轴”以及“筋膜刀”来实现。
运动训练
运动感知觉训练包括几个组成部分,下表包括了反映患者姿态、支撑面和重心的参数,便于治疗师根据需要调整难度。训练中需要不断挑战患者通过感觉系统(如视觉、外周感觉系统)控制姿势稳定能力;一次训练大概持续30分钟,但是单组训练时间通常是5-20秒,不会超过2分钟。重复次数根据训练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,简单动作重复20次,高难动作重复5次。
运动感知觉训练的三个阶段:
静态、动态、功能性阶段
静态训练
动态训练
a 重心向前转移
b重心向左转移
c重心向后转移
d重心向右转移
功能性训练
END
(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及时删除)
本文作者: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何娇
审稿医生: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王凤文
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
医保编号:02155008 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编码:1100001006918
Telephone:13810706073
Address:A19 Fushi Road, Haidian District, Beijing
Scan and follow us
Call
Close